聯系人:羅經理
手機:13136148073
郵箱:luoshuping@zjut.edu.cn
地址:紹興市上虞區浙大網新科創中心7樓
2018年9月16-19日,第五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態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沈陽召開。國家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二處處長羅晶,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地球科學處處長段曉男,遼寧省科技廳社會發展處處長張鋼,中國生態學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教授林光輝,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韓興國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朱教君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來自美國、澳大利亞、丹麥、挪威、日本、中國等國家的穩定同位素研究專家學者、研究生共550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生態學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主辦,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森林生態與管理重點實驗室承辦。近年來,穩定同位素技術正逐漸成為認知物質循環、氣候變化、環境演變、污染物遷移等領域前沿強有力的工具,應用該技術可解決傳統研究手段難以解釋的生態環境問題,大大增加我們對未知世界的認知。本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研討會的召開為加強我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者之間的交流、實時跟蹤國際科研前沿、促進和推廣穩定同位素技術在我國相關研究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很好的平臺。
9月17日上午,大會開幕式由沈陽生態所副所長方運霆研究員主持。朱教君首先致歡迎辭,他首先代表會議承辦單位歡迎參會代表的到來,轉達了中國生態學學會理事長歐陽志云對本次會議成功召開的祝賀,同時對林光輝教授大力促進和推廣穩定同位素技術相關應用表示感謝。他還介紹了沈陽生態所多個研究團隊使用穩定同位素技術并取得豐碩科研成果的情況。
段曉男代表中國科學院致辭,他簡單回顧了穩定同位素技術的發展歷程及其在不同學科的應用,他希望參會專家關注前沿研究手段,不斷完善和創新穩定同位素技術和研究方法。
林光輝致辭并作特邀報告。他簡要回顧了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研討會10年來的發展歷程,指出穩定同位素技術應用不斷深入,研究隊伍愈發壯大,他呼吁廣大學者推廣穩定同位素技術應用領域,發揮其應有作用,以解決更多的生態、環境和民生問題。
隨后來自挪威生命科學大學、布朗大學、新罕布什爾大學、京都大學、東京工業大學、格里菲斯大學、悉尼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廈門大學、中國科學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南大學、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等單位的19位特邀專家作大會特邀報告;其中來自挪威生命科學大學的Jan Moulder 教授作了題為“Using in situ 15N to trace NO and N2O emissions from N-saturated, acid forest soils in Southwest China”的報告;來自布朗大學的Meredith Hastings教授作了題為“Investigating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reactive nitrogen compounds in the atmosphere: new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的報告;來自東京工業大學的Mang Lin博士作了題為“Use of radioactive isotopes to understand stable isotope effects for 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planetary atmospheres and origin or life”的報告;來自格里菲斯大學的Zhihong Xu教授作了題為“Complex and dynamic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local environment on carbon and nitrogen cycling in different terrestrial ecosystems”的報告;來自新罕布什爾大學的Erik Hobbie教授作了題為“Nitrogen and carbon sources and supply in agricultural weeds and in mycorrhizal fungi”的報告;來自京都大學的Keisuke Koba教授作了題為 “Nit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tracers to study nitrogen recycling in grasslands” 的報告。
本次大會同時設置“陸地生態系統碳同位素及其應用”、“陸地生態系統氮同位素及其應用”、“陸地生態系統水同位素及其應用”、“溫室氣體的穩定同位素研究”、“大氣科學中的穩定同位素研究”、“海洋和水體生態學穩定同位素研究”及“穩定同位素在產品溯源和甄別中應用研究”等7個分會場進行專題報告,包括71個專題報告,39個學術墻報,圍繞以上研究領域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討論。
全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生態學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是我國穩定同位素應用研究領域的學界盛會,從首屆中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暨技術研修班于2008年在北京香山成功召開以來,已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生態學研究者應用穩定同位素技術進行研究和參加該盛會。首屆中國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暨技術研修班由林光輝教授發起并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聯合主辦。第二屆穩定同位素生態學學術暨技術研修班于2014年由清華大學地球科學研究中心主辦,會上眾多參會者發起成立中國生態學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的倡議,經多方努力終于在2015年成立了本專業委員會,掛靠在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研究中心,林光輝教授被推選為主任委員。本屆大會是中國生態學學會穩定同位素生態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后的第三屆年會,其規模突破參會者500人,超越了以往歷屆,充分說明了穩定同位素技術在生態學、環境科學等領域的應用更加廣泛深入,研究深度不斷加大,其應用領域也逐漸擴展到污染物追蹤、農林漁產品品質甄別及產地溯源等關系到生態安全、環境健康和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
基于穩定同位素技術的強大分析應用能力,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多個研究團隊采用該技術對不同類型生態系統碳氮循環進行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如“百人計劃”方運霆團隊采用硝酸鹽氮氧穩定同位素自然豐度技術量化了不同森林生態系統尺度上反硝化速率,給出了量化生態系統氮損失的一個新的思路和途徑,相關結果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沈陽生態所建立了成熟的穩定同位素分析體系,配備了多個穩定同位素分析質譜儀,可測定固體樣品δ13C和δ15N,液態樣品中可溶性各形態氮δ15N,氣體樣品CO2、CH4和N2O的δ13C、δ15N和δ18O,以及N2O同位素異構體氮氧同位素比值。
朱教君所長致辭
方運霆副所長主持開幕式
段曉男處長致辭
林光輝教授致辭并作特邀報告
Jan Moulder 教授做特邀報告
Meredith Hastings教授作特邀報告
Mang Lin博士作特邀報告
Zhihong Xu教授作特邀報告
Erik Hobbie教授作特邀報告
Feike A. Dijkstra教授作特邀報告
Keisuke Koba教授作特邀報告
Per Gundersen教授作特邀報告
耿雷教授作特邀報告
劉素美教授作特邀報告
高樹基教授作特邀報告
現場學術交流
墻報展示講解
大會現場
大會現場